来源: 发布日期:2023-05-17 23:08:22 返回列表
随着5G标准和频谱生态环境统一发展,各个国家也更加明确和加快了5G商用进程:美、日、韩在2017-2018年进行了5G试验网部署,将在2019年部署符合5G国际统一标准的设备;欧洲在2018年开展5G技术试验;中国在2016年开始5G技术研发试验,预计在2020年启动5G商用。中国5G发展已经进入到全球5G商业应用的第一阵营。
要在2020年实现5G的正式商用,这一目标对5G提出巨大挑战。5G产业生态需要联合创新,探索新需求、新技术、新业务、新商业模式。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近日称,5G商用脚步越来越近,探索发掘、推广普及5G典型应用成为5G成功商用的关健。他提出三点建议,一是注重跨界融合,二是应用带动发展,三是加速孵化推广。
跨界融合,一方面要加强技术融合创新,推动5G与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ICT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,不断提升信息通信领域的智能化水平;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,培育5G与工业、交通、医疗、环境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,不断探索新产品、新业务、新模式,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。
当前面向5G商用,要着力发掘在技术和业务模式上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快速投入市场的创新应用,推动开放式、平台型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的涌现,通过发挥典型应用的辐射和示范效应,带动5G业务和应用的规模化、多样化的发展。
1.与5G同行
5G将改变我们沟通分享信息、生产产品和享受空闲时间的方式与效率,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社会。通过实现数十亿人,机器和设备之间的实时连接,在创新、自动化、效率、生产力和安全等方面取得进展。
为了适应通过物联网(IoT)连接互联网设备的预期爆炸式增长,需要大量增加带宽。据GSMA移动智库发布的最新数据预测,到2025年,受工业物联网(IIoT)和万物互联(IoE)市场增长的驱动,物联网连接数量(蜂窝和非蜂窝)将增加三倍,超过250亿。
5G的市场前景魅力在于其引人注目的优势,包括更高的速度、更大的容量、更低的延迟。5G低延迟 - 数据请求和传输之间的延迟预计在1毫秒到2毫秒的范围内,而4G网络的延迟时间为50毫秒。这种难以察觉的延迟使得其能够应用于许多关键任务,如自动驾驶车辆、远程控制商业运送车辆、自主公共运输车队、工业自动化、远程机器人手术以及航空/军事/国防应用等,这些应用对于延迟都是都不可接受。此外,5G将支持强大的虚拟和增强现实应用程序,以及实时高清视频共享和云游戏。
对于机器人远程手术,外科医生操纵一个远程连接到执行实际手术的机器人控制台。 5G引入了创建外科医生和患者之间距离的能力。患者可能会在同一栋建筑内的洁净室内预防感染,或者在半个世界以外的战场医院中。远程手术的潜在优势包括提高精确度,降低侵入性,减少创伤,缩短恢复时间,并且长期降低医疗保健成本。
相比之下,5G的速度预计会让4G显得缓慢。在2016年的测试中,AT&T通过无线连接实现了14 Gbps的速度,延迟小于3 ms。同样在2016年,Verizon实现了10 Gbps。 在现实世界的美国试验中,AT&T实现了1.2Gbps的5G速度,延迟时间低至9毫秒~12毫秒,支持数百个使用5G网络的同时在线用户。同样,Verizon已经实现了大约1Gbps的延迟,延迟小于10毫秒,计划将在2018年下半年在3-5个城市推出家庭宽带服务。
2.物联网
麦肯锡估计,到2025年,物联网技术的潜在经济价值总量将达到11.1万亿美元。物联网是所有颠覆性技术的最大价值源泉,排名在移动互联网、自动化、云计算和先进机器人之前。物联网系统的影响程度将随其环境变化而不同,例如工厂和城市受益最多。最具潜力价值的九个领域是健康、家居、消费、办公室、工厂、工地、汽车、城市和郊外。
工业物联网(IIoT)是指与消费者无关的物联网应用。它包括使用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连接传感器以及实时数据和分析来改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工厂。
M2M通信将使工厂系统彼此“交谈”,共享大量的实时数据流,主要依靠自己进行决策并做出调整。随后,人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,以获取更多的洞察力,并辨别如何进一步改进操作,提高质量,缩短生产时间或降低成本。
在智能工厂中,相机和传感器将用于实时监控和调整制造。通过降低错误率和减少返工可以降低成本。通过提高吞吐量和减少人为干预,可以提高效率,从而提高一致性和质量。
随着物联网的发展,多个系统、工厂和物流提供商将连接到一个集中式IT系统,为所有制造和供应链事件提供全面可视性。射频识别(RFID)标签可以跟踪产品移动,提高准确性和质量,并向管理人员通报需要调整或解决的问题。
3.智慧城市
我们的城市中心是否已经变得过于庞大复杂和快节奏,无法有效管理?未来的智慧城市将使用各种物联网连接设备和传感器,以更好地将资源与需求相匹配,监控车队的可靠性,改善基础设施和运营,减少人为干预,提高安全性
Copyright © 河南国信工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0035408号 | 技术支持:视森科技